(閔行人民法院推廣“智慧法院”告示)
全國都在響應“智慧法院”建設
越來越多的法院開始響應“智慧法院”建設的號召,從根本提高信息化程度,全國各地不少法院都進而推廣網上立案的方式。
智慧法院是依托現代人工智能,圍繞司法為民、公正司法,堅持司法規律、體制改革與技術變革相融合,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審判、訴訟服務和司法管理,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、全流程依法公開、全方位智能服務的人民法院組織、建設、運行和管理形態。
在2016年時,“智慧法院”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來,得到了多方的認可。
那么智慧法院到底有什么優勢呢?
●能夠一鍵轉立案,不必重復錄入案件信息,律師愛用;
●推送相關法律法規、全省同類案例,調解員愛用;
●可預測訴訟和調解的時間成本,評估勝訴率、自動履行率,可在線選擇調解、公證、仲裁、訴訟糾紛解決途徑,當事人愛用;
●為綜治管理提供數據支撐,政府相關單位愛用。
也就是說,推廣“智慧法院”對案件相關的所有人都是有利無害的。
截至2018年年底,全國55%以上法院實現網上立案。
智慧法院之亮點
亮點一:探索互聯網司法新模式,讓當事人打官司“一次都不用跑”
杭州互聯網法院自成立以來,積極探索互聯網司法新模式,取得很大進展,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例如通過全流程在線審理平臺,實現案件全流程在線辦理,讓當事人打官司“一次都不用跑”。同時探索“異步審理模式”,雙方當事人參與訴訟可以不同步,在不同時間、不同地點分別上線,從而打破時空限制,解決異地訴訟難、訴訟累等問題。去年9月,最高法院按照黨中央部署,在北京、廣州增設了互聯網法院,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。
亮點二:移動微法院,掌上能辦案
移動微法院誕生于浙江余姚法院,隨后在浙江全省法院推開,其他省區市法院也正在積極試點。它以智能手機和微信小程序為載體,當事人和法官在手機上就能輕松完成在線立案、送達、證據交換、調解、開庭、執行等各項訴訟活動,實現了全流程在線流轉。當事人在家里、在公交車上、在地鐵上甚至在國外,都可以利用移動微法院參與訴訟,給當事人和法官帶來極大的便利。
并不只有“智慧法院”,更有“智慧律所”
為什么要推廣“智慧律所”呢?就像“智慧法院”一樣,它同樣是一個多角色互利的概念。
當一切繁瑣的操作都化繁為簡時,工作量降低了、工作效率提高了,收入自然也跟著提高了。當“智慧律所”與“智慧法院”對接時,一定會迸發出全新的行業行動模式,為法律人帶來更加輝煌的未來。